成果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简介

成果简介

面对全球制药行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趋势,作为山东省首个制药工程专业,青岛科技大学自2012年起,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生物医药产业需求为导向,以破解传统制药人才培养中“学科割裂、产教脱节、创新乏力”三大难题为突破口,率先构建“多学科交叉、全流程贯通、药工深度融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图1),系统解决了三大教学难题,为行业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制药工程高素质人才解决方案。

图1 项目总体思路

成果主要内容:

(1)面向产业新业态,以药学与工程学为核心,构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实现从分子设计到工业化生产的全流程知识整合,提升学生解决制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面向人才新需求,以化学制药与生物制药为双主线,构建覆盖研发、生产、管理的药品全生命周期专业课程链,培养学生全流程竞争力。

(3)面向职业新发展,以“药学基础+工程实践”双轮驱动,创建“懂药精工、素能并重”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

作为山东省首个制药工程专业,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形成系列教育教学成果。2017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核心专业,2018年入选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核心专业并在省内同名专业中首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位列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制药工程专业排名第5位,专业排名稳居省内榜首。建成5门省级一流课程、7门省在线开放课程。出版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3部,数字教材7部,获批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等省部级教材奖5项。主持5项省级教改项目,获省部级及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学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国家省部级竞赛奖320余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协调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本成果在济南大学、烟台大学、黄山学院等省内外10余所高校推广应用,《中国日报网》、《中国教育网》等主流媒体予以报道,形成可复制的“青科大模式”。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学科割裂,专业知识结构失衡,对多学科背景下解决制药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系统性不足。

(2)专业课程滞后,产教脱节,尚未形成多元复合型人才培养所需的贯穿药品全生命周期的专业课程链。

(3)药工融合不足,创新乏力,难以适应学科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对“懂药精工”复合人才培养的要求。